您好,欢迎来到广交律师! 关于About | 联系方式

咨询热线:

187-0202-1010

187-0202-1010
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交通法规

《民法典》中对于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何规定?

作者:147小编时间:2023-08-12 00:01:02

《民法典》是中国民事法律的总称,对于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着明确的规定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的相关规定,未成年人在民事活动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能力,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保护。

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出处:

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法律出处主要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。这是中国新民法典,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施行,覆盖了全面的民事法律事项,包括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。

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详细规定:

一、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起始: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八条的规定,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民是未成年人,具备从事民事活动的民事权利能力起始于出生。

二、未成年人的限制:

《民法典》第十条规定了未成年人在民事活动中的限制。未成年人的行为,除特殊情况外,应当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理或者同意。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,这是一种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制度安排。

三、未成年人的特殊民事行为能力:

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又可以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

1.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(未满七岁):在《民法典》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,未满七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,其行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

2.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(满七岁不满十八岁)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十二条的规定,满七岁但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,可以独立实施日常生活、学习的民事活动,但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能进行重大民事活动,如买卖房屋、承担债务等。

3.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(满十八岁):在《民法典》第十三条中规定,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,享有与成年人相同的民事权利能力。

四、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:

《民法典》还对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的权利进行了规定。根据法律的规定,父母、其他监护人及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,保证未成年人得到生活、教育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。

结论:

《民法典》对于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作出了详细的规定,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利益,也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权利能力。这些规定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,保障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,使他们能够在民事活动中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支持。

上一篇:《民法典》中对于抚养赡养等责任有何规定?

下一篇:《民法典》中对于民事责任的定义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