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可以转让或继承居住权?
作者:147小编时间:2023-09-19 02:01:14
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《物权法》第五章的规定,居住权是指权利人对指定的房屋享有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和处分的权利。居住权是一种人身权利,其赋予居住者在指定房屋中居住的权益。
居住权的性质
居住权作为一种人身权利,具有不可转让性。这意味着,居住权是不可买卖、不可转让给他人的。居住权的赋予是以居住者的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前提的。
继承居住权
居住权在居住者去世后,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继承给其合法继承人。在此情况下,继承人获得的是被继承人在指定房屋中的居住权利,而非房屋本身的所有权。
继承居住权的限制
继承居住权具有以下限制:
1. 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,享有继承权。
2. 被继承人在指定房屋中的居住权利不能转让给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。
3. 继承人享有的居住权利应当符合居住权的性质和规定,不得侵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。
继承居住权的程序
根据《继承法》的规定,继承人可以根据被继承人的遗嘱或者法定继承顺序,通过向有权机关提出继承申请,办理继承手续,并向有关房屋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居住权的登记手续。
居住权的转让
根据《物权法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,未经土地使用权人的同意,居住权人不能转让其享有的居住权。因此,在一般情况下,居住权是不能转让给他人的。
例外情况
然而,在特殊情况下,相关法律规定了居住权可以转让的例外情况:
1. 经法律规定的公益性项目需要征收居住房屋时,居住权人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时获得相应的补偿。
2. 具备一定条件的居住权人,经依法批准并经居住地人民同意,可以将其在城市、镇、乡居住的住宅与他人交换或者继承。
结论
根据中国法律规定,一般情况下居住权不可转让、不可继承,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传承性。但在特殊情况下,如法律规定的公益性项目征收和特定条件下的交换或继承,居住权可以进行转让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居住权是保障其基本住房需求的法律权利,其不可转让性旨在确保人民的居住权益得到保护和稳定。